Chinese Calligraphy
Home
Calligraphy
Calligraphy Gallery
Calligraphy Discourse
Poems
Calligraphy FAQS
English Articles
Collection
Masterpiece
Art News
Art Blog
Oil Painting
Forum
Forum Home
Latest Topics
Rules
Help
Search In Forum
草书“毛诗词”网展
Skip to content
Thu
04
17
2025
Last update
08:15:27 pm
Error
Error loading feed data.
Back
Forum
Forum Home
Forum Home
Latest Topics
Rules
Help
Search In Forum
Welcome,
Guest
Username
Password:
Remember me
Forgot your password?
Forgot your username?
Create an account
天人中国书法论坛 - 書法 - 書道 - Chinese Calligraphy
书法艺术区
书史书论
日本书法史的两个时代
(1 viewing) (1) Guest
Reply Topic
New Topic
Page:
1
TOPIC: 日本书法史的两个时代
日本书法史的两个时代
14 years, 3 months ago
#168
xiaoniu
OFFLINE
Gold Boarder
自由,平等,人文
Posts: 237
Karma: 0
作者:刘去非
杨守敬
“禅”的时代
“禅”时代(镰仓~江户)是日本书史上非常特殊的时代。从平安时代向镰仓时代的转换的一大特征,是原居第一位的王朝理想主义的崩溃,军人的实践主义抬头。以将军为最高权威的封建性支配秩序的体制,随着镰仓的武家政府的出现而终于确立起来,而且,还牵连到经济和文化的本质上来。这种政治体制正好与当时在中国宋代刮起的禅风神奇地结合了。“禅的哲理极其强调意志,它教导人们,一旦决定了前头的道路就绝不回头,连生死的超越也可以施舍。这种鼓吹很是严酷激烈,带着男性化刚毅性格的禅学与镰仓武士的精神彼此之间自然是遥相呼应的”。于是禅风也扫荡着日本列岛。
在禅的冲击面前,两个民族书风的变化姿态是截然不同的。在中国,传统已深入国民的心理深层,具有强大而稳定的根基,禅对宋代书法的影响只是传统审美的众多层次中的某些层次进行重新的选择或充实,从而丰富了中国书法,并体现出宋代尚意的时代风貌。宋代书法以苏东坡、黄庭坚为最高典范,而不是张即之(以禅书著称)为一流书家,就可见一斑了;在日本,书法没有深厚的根基,貌似精深实际上非常单薄的日本书法,禅风一到,便把从中国带去的但尚未属于日本人的审美要素冲刷得所剩无几,倒是在这种日本武士观念下,以日本人的姿态,重新理解书法,重新积淀日本人的审美心理,开始构筑真正的日本书法。值得注意的是:“镰仓时代的禅派书法作品,并没有依靠正规书法家的承传,几乎都是依赖于极强的自我意识的禅僧。由于禅僧并不全部精通书法,宋代书法中包含的一些本质的东西,有时也会被过火地歪曲和错误地理解。”正是这些并非正规的书家,才有可能不带更多的包袱,没有框框和绊羁,带着赤裸的日本观念,无意顾及原有的模样,肆意地表达着日本禅的心曲。禅派书法的根据,是那种非均衡的美,单纯明快的魅力,孤独感的升华,有讽刺意义的自虐性等。作品构成了独特怪异的风格。
在禅风的扫荡下,原属于传统的东西,如技法和从中国带去的审美素质等失去甚多。一般书史肯定禅书发出的个性光芒的价值,但总的认为这个时期是一个书史上的黑暗期。然而这种观点并没有认识到这种得失的真正意义,没有认识到在禅书的个性中显示了很多的日本民族精神。原因恐怕是这些书史理论把日本史按中国书史的规律来衡量。其实那是大可不必的。属于中国的但不属于日本的东西迟早要被历史冲刷干净的。
在此我们可以说禅的介入,使日本民族精神在书法上发生了第一次觉醒,但应该说这种觉醒是非自觉的,是禅僧在非完全书法意识下无意实现的。
“杨守敬”时代
清代的杨守敬带去了北碑书法,在日本掀起了一股旋风,杨本人被日本人称之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陈振濂先生的《日本书法通鉴》,在论述抽象绘画与中国北碑书法对日本现代书法影响时这样描述:在日本书法体系中,北碑的介入不同于中国书坛,对于中国来说只是对古代书法的回归。日本书法史却不存在这样的古已有之,故对日本书法来说完全是一种新的东西。日本人在北碑与抽象绘画面前,选择了中国的北碑是由于文化链的作用,不愿拉入一个异己而宁可接受一个同族。
其实,北碑书法应作为书法内部因素的直接影响,而抽象绘画(其实整个西方文化)对日本书法作为一个强大的参照系(背景)来影响的。而这种影响作为日本书法现代化、民族化的原因,是更为深刻的。
历史已走到这样的十字路口,1868年1月明治时期开幕。“以专心模仿摄取欧洲文化作为开端,明治政府提出了文化开化的政策……毋庸置疑,在美术领域,欧化主义思潮也蜂拥而至。在绘画和雕刻上,旧秩序接近于全面崩溃的状态,文人画和南画的一部分好容易才勉强地延续了它的余脉……但是唯独书法却完全保存了原封不动的江户末期姿态”。这种惰性的安稳一直延续了十年,表面上安稳只是一种文化惰性,是通常的滞后现象,但在整个文化面临着巨大变革的时候,书坛也在日益酝酿着聚变的因子。应该说整个书坛都在思考,在追求着一种真正能体现这种变革的内在精神。书坛步入一种有序的和待激发状态,一旦某种东西与之相宜,即以一种排山倒海之势显示出巨大的冲击力。
杨守敬恰巧在这时出现了。北碑风一下子席卷了日本书坛。
Reply
Quote
Reply Topic
New Topic
Page:
1
天人中国书法论坛 - 書法 - 書道 - Chinese Calligraphy
书法艺术区
书史书论
Board Categories
书法艺术区
... 书法人文
... 历代书法
... 书史书论
... 书法创作
... English Forum
... 繁體中文書法討論區
... 日本語書道の掲示板
读书时间
... 历史长河
论坛事务
... 论坛意见箱
Powered by
Kunena
请关注天人艺术微信公众号:
Popular Articles
Published Chinese Calligraphy showreel - Ding Shimei Calligraphy
Master Hong Yi and his calligraphy
Top 10 Semi-Cursive Script (Running Script) of Chinese Calligraphy History
Sheng Jiao Xu, Masterpiece of Wang Xizhi, Running Script
王羲之代表作《十七帖》(347-361年),草书
The Orchid Pavilion, No 1 Semi-cursive Script (Running Script) in Chinese Calligraphy History, Chu Suiliang Facsimile edition, Tang Dynasty
National So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Beiyang government), Big Seal Script Banner
Yuan Dynasty, Zhao Mengfu Calligraphy "Rhapsody on Goddess of L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