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書道の芸術
サービス
丁仕美書道
書道鑑賞
書道論文
詩と散文
問と答
英语文献
お気に入り
書家と画家
ニュース
酒の冗談
油絵の芸術
フォーラム
论坛首页
最新话题
版规
帮助
搜索
草书“毛诗词”网展
Skip to content
月曜
04
14
2025
Last update
08:15:27 PM
エラー
フィードデータの読み込みにエラーが発生しました
Back
フォーラム
论坛首页
最新话题
版规
帮助
搜索
ようこそ,
ゲスト
ユーザ名
パスワード:
自動ログイン
パスワードをお忘れですか?
ユーザ名をお忘れですか??
アカウントを作成する
天人中国书法论坛 - 書法 - 書道 - Chinese Calligraphy
书法艺术区
书法人文
中国人对行为艺术的理解落后几十年 - 栗宪庭
(1 人が参照中) (1) 人のゲスト
トピックに返信
新規トピック
ページ:
1
トピック: 中国人对行为艺术的理解落后几十年 - 栗宪庭
中国人对行为艺术的理解落后几十年 - 栗宪庭
14 年, 2 ヶ月前
#210
xiaoniu
オフライン
Gold Boarder
自由,平等,人文
投稿数: 237
カルマ: 0
[导语] 中国人到现在为止对艺术的理解,在我看来还停留在“五四”到1970年代这段时间。尽管当代艺术出现了30年,但媒体基本不报道,仅仅是把当代艺术作为高价商品来看待
1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午后,位于北京东郊的宋庄美术馆里只有零落的三四个观众。冷清的展厅里,几个清洁工人晒着太阳聊天:“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那天我上楼看了一眼,有男的、女的光着屁股洗澡的,还有一个男的脱光了弄了一身油漆,"啪"往墙上一贴,这是什么意思啊?”
1月1日至4月1日,《行为艺术中国文献》展览在宋庄美术馆展出,1985年至2010年期间与中国行为艺术发展有关的近500件照片、原始信件及影像资料,首次集中走进国内美术馆。
作为新兴艺术,行为艺术在中国已有近30年历史,如今,在各种艺术节现场,都能看到行为艺术的表演。然而在一些人的印象中,行为艺术似乎总与性、血腥或者作秀有关。为了解行为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前,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了被称为“中国前卫艺术教父”的展览策展人之一、著名批评家栗宪庭。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您在去年有了做这样一个展览的想法?
栗宪庭:本来是陈进的“OPEN行为艺术节”已经做了10年了,他和宋庄美术馆的张海涛一起想做一个回顾文献展览。我就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把1985-1999年搜集的行为艺术资料,还有温普林的资料,几个人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到行为艺术在中国发展的一个粗略的线索。这个文献展,就算给日后做展览和研究的人一次学术上的抛砖引玉吧。
中国青年报:中国的行为艺术是在1980年代中期突然出现的吗?
栗宪庭:中国的行为艺术出现在1980年代中期是因为,1984年到1985年中国社会环境相较此前那些年宽松多了。再一个原因就是,1985年秋季的劳森伯格展览(编者注:战后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对整个“85潮流”是一个催化剂。那个展览结束后,中国的年轻艺术家一下子都玩起了现成品作品,包括行为艺术。这个时期的中国艺术,具有鲜明的“达达”特征,强调艺术的革命性。但当时行为艺术并没有走向社会,就是在小圈子里。
中国青年报:照这次展览展出的资料来看,中国第一例行为艺术出现在1985年?
栗宪庭:1985年在北大,中央工艺美院学生吴光耀做了一个和包裹有关的行为,在我所看过和了解的情况里,他是最早一例。
1980年代中期是文化批判热,强调从传统文化中挣脱出来,努力寻求创造新的文化,这是当时的整体气氛。要冲破压抑个人的东西,所以吴光耀采取包裹、解掉包裹的方式,还有泼墨水的方式墨也是与传统文化有关系的一个因素。在他之后的1980年代中期的行为艺术,几乎都是这样。当时,杭州耿建翌和张培力用新闻纸捆着自己的作品;上海丁乙、秦一峰用布包裹自己的作品;北京的康木、郑玉珂、赵建海等人以行为为主的创作群体,以在北大的“观念21世纪”开场,后来在长城、古观象台、明陵、圆明园这些文化场所用包裹的方式,都是一样的。
中国青年报:进入1990年代,行为艺术的表达方式变了?
栗宪庭:1990年代初期是以事件性和波普性质为主的,这和当时的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有关系,包括摇滚、流行歌曲、绘画都有这种波普性质。洛阳的庄辉做的为人民服务,还有给矿工送毛巾的行为,湖北任戬、周细平组成的“新历史小组”扮演雷锋的作品,也都呈事件性质。
1990年代中期,一些艺术家聚集在北京“东村”。有一年吉尔伯特和乔治(编者注:英国行为艺术家)来中国办联展。他们去了东村,艺术家马六明当场做了一个作品《与吉尔伯特和乔治对话》,让他们很感动。他们很热血沸腾地讨论,东村的艺术家应该以行为艺术为主。这之后就产生了很多重要的行为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和以前不太一样了,特别强调裸露身体,强调使用肢体语言。
中国青年报:但是,东村时期那批艺术家的艺术表现形式,过于强调自虐及挑战肉体承受力,这就有点挑战公众的接受尺度了。
栗宪庭:是存在这个问题。1990年代以后,那种大文化、想拯救这个社会的角色意识过去之后,个人遭遇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身体感受和表达是最直接的,这批艺术家通过自虐,表达了对自己生存及其环境的感受。不过,解释清楚了,大众也能明白。先不要说“这个东西是艺术吗”,你一开始就有这种拒斥心理的话,那咱就没办法讨论问题了。
中国青年报:那么,究竟应该怎么来界定行为艺术呢?
栗宪庭:行为艺术一定得用自己的肢体作为基本语言。我看很多记者写的“行为艺术”,其实不是行为艺术。如果不用肢体语言,那不是行为艺术,这是最基本的一个界限,如果不用肢体,可能叫综合还是叫观念艺术。现在认为激烈的都叫行为艺术,这不对,可是,我好几次看到媒体就这样写。
中国青年报:还有很多人在质疑,血腥、赤裸的行为,也能算艺术吗?
栗宪庭:是不是艺术,这个东西争论起来很难有真正的结果。有人说,要看两点:第一,他本身是艺术家,有想法,有语言方式。第二他的行为和艺术史有上下文关系。如果不是以艺术家的身份,或者不是艺术家而有表达感觉的想法,那就是一般的行为。行为艺术除了表达自己的感觉之外,没有功利目的。有一些广告、活动策划,都有行为艺术的元素,但是他们的主要出发点不是表达感觉,因此就不能算行为艺术。
中国青年报:除此之外,您认为当下大众对行为艺术的误解还有哪些?
栗宪庭:人们对艺术有一个固定的看法。中国人到现在为止对艺术的理解,在我看来还停留在“五四”到1970年代这段时间,“画一个东西要很像这个东西”,受这种艺术观念影响成长起来,并没有像西方那样,有一个博物馆体制,有艺术变迁的线索,新艺术的变化都随时能让老百姓看到,中国还没有。尽管当代艺术出现了30年,但媒体基本不报道,近几年报道了,也仅仅是把当代艺术作为“艺术是高价商品”这一角度去报道。
中国青年报:那应该怎么评价某一个具体的行为艺术?
栗宪庭:行为艺术也有好的和不好的,所有的艺术都是这样,你不能说因为有坏的艺术,就不承认它,就认为它不是艺术。关键在于,能不能表达他(她)真实的感觉、表达真挚不真挚,行为能不能感动人。艺术家首先得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受众,这是第一个判断。其次,艺术家的行为从表达内涵到方式有没有创造性,这得放到艺术史里去判断。
中国青年报:欣赏行为艺术需要门槛吗?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行为艺术看不懂,血腥、暴力、热闹却不知道在表达什么?这究竟是公众的问题,还是艺术家的问题?换句话说,艺术家并不在乎公众能否理解他们?
栗宪庭:事实上,血腥、暴力的作品,在行为艺术里从来仅占极少数。我觉得,应该先以宽容的态度去看艺术家怎么表达他的作品。几乎所有的行为艺术家都是艺术院校毕业的,他当然能画出一些大众喜欢的“像什么”的作品来,但是,他放弃了大众喜欢的艺术方式,一定有他的原因。比如谢德庆每一个小时坚持打卡,坚持了一年365天的日日夜夜,他不是把现在上班族的苦给夸大到极致了吗?这个作品难道不比画一张好看的画,更能表达今天这个商业社会里人的生存境况吗?还有王军在公众场合身上贴满人民币,带着枷锁站在公众面前,我想大众是明白这个作品的。对艺术家对艺术的“理解”,就是看你能不能不把以前接受的艺术观念来看待变化了的艺术样式,看你能不能从今天的生活处境来看今天的艺术。
中国青年报:您认为,公众接受行为艺术还需要多久?
栗宪庭:关键看我们有没有一个健全的对话机制。我不认为大众欣赏艺术的观念落后,而是我们没有对话的机会。好的作品一定会被大众接受的,你看艾未未的作品,接受度有多大呀。当然,不是说大众暂时接受不了的东西就一定是坏作品,慢慢看,对话也得需要时间。艺术是余裕的事情,现在住房、失业、食品……等人的基本生活问题更迫切,艺术的事情得慢慢来,让艺术家先试验着。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最終編集: 14 年, 2 ヶ月前 投稿者: xiaoniu.
返信
引用
トピックに返信
新規トピック
ページ:
1
天人中国书法论坛 - 書法 - 書道 - Chinese Calligraphy
书法艺术区
书法人文
ボードカテゴリ
书法艺术区
... 书法人文
... 历代书法
... 书史书论
... 书法创作
... English Forum
... 繁體中文書法討論區
... 日本語書道の掲示板
读书时间
... 历史长河
论坛事务
... 论坛意见箱
Powered by
Kunena
请关注天人艺术微信公众号:
トップ 記事
已出版书法作品集《丁仕美书道》
弘一法师 • 李叔同 生平及书法赏析
天下十大行书 - 全集高清欣赏
王羲之(おう ぎし)集王聖教序(しゅうおうしょうぎょうじょ)行書
王羲之代表作《十七帖》(347-361年),草书
天下の第1行書 蘭亭序(蘭亭叙ともいう)褚遂良摹本
丁仕美大篆书法横幅《卿云歌》释文:“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