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書道の芸術
サービス
丁仕美書道
書道鑑賞
書道論文
詩と散文
問と答
英语文献
お気に入り
書家と画家
ニュース
酒の冗談
油絵の芸術
フォーラム
论坛首页
最新话题
版规
帮助
搜索
草书“毛诗词”网展
Skip to content
月曜
04
14
2025
Last update
08:15:27 PM
エラー
フィードデータの読み込みにエラーが発生しました
Back
フォーラム
论坛首页
最新话题
版规
帮助
搜索
ようこそ,
ゲスト
ユーザ名
パスワード:
自動ログイン
パスワードをお忘れですか?
ユーザ名をお忘れですか??
アカウントを作成する
天人中国书法论坛 - 書法 - 書道 - Chinese Calligraphy
书法艺术区
书法人文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艺术生命力无限 - 康伟
(1 人が参照中) (1) 人のゲスト
トピックに返信
新規トピック
ページ:
1
トピック: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艺术生命力无限 - 康伟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艺术生命力无限 - 康伟
14 年, 1 ヶ月前
#440
xiaoniu
オフライン
Gold Boarder
自由,平等,人文
投稿数: 237
カルマ: 0
康伟 中国艺术报
“中国书法艺术的光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你不想让它光大都不可能。”这是欧阳中石先生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就“中国书法的生命力”所作学术讲座中表达的观点,充分表达了他对中国书法文化发展前景的信心。
欧阳中石指出,中国书法是闪烁在中华文化之上的绚丽光环,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绚丽光环。中国书法艺术把蕴藏在个人身心的思想感情化作了一种有形有色、有声有歌、有节奏有韵律、有神采、有极大震撼力和浓重感情的结晶体。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把“字”、“文”、“书”三位一体地进行考虑。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上述境界;如果单独地看,就不全面。
欧阳中石 书法
欧阳中石以自己的游历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他说,自己通过这种“字”、“文”、“书”三位一体的思考形式得到了很多了不起的感受。神州大地山河壮丽,他从别人写的字上对“壮丽”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他曾经到过泰山,在山上某处,他发现这个地方太美了,但是却没法说清楚,只是觉得太美了、美极了。但究竟怎么个美法,他说不出来。就在这时,他发现对面山上有四个大字:“山河源脉。”他看见溪水从山的夹缝里流出来,顺着山流下去,流向了远方。他顺着泰山往南方远远地望去,才发现远处一条白带,那是一条长河。这时他才深刻地理解到“美”:山河源脉就在这儿啊,大江大河都是从这里流出去的,似乎突然对天地之间有了一番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这四个字把藏在他内心深处想表达出来但是无法表达的话替他说出来了,引起了他很深很深的共鸣。他说,这是诗的“厉害”、语言的“厉害”。他回头再看看这四个字,觉得每一个字都有分量,都写得很好。没有它们,他也理解不到。它们把壮丽的山河展现出来了,把内心里孕育的力量迸发出来了。
欧阳中石由此感慨,有时他发现自己的词汇很贫乏,表现不出来,实在没有话说,而正是这些中国人创造的文字表现出来了,因为字、文、书是三位一体的。他从“山河源脉”四个字里看到了花草,看到了生活。生活里面的许多感受,很多诗人、文学家写成了诗。再用文字体现出来,用书法表现出来,就会更精彩。比如岳飞把他的心血写成了《满江红》词,而且也写成了书法作品。“字”、“文”、“书”三位一体的思想进入了欧阳中石的内心,给他带来很深的感受。
这种感受在他游历黄山时也再一次被体验到。他说,黄山字比较少,文化的东西少一些,自然的东西多一些,很美。他想歌颂这种美,但再一次感到自己说不出来,也写不出来。这时他偶然看到对面山上的字句: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他说,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样来认识黄山,顶多是随便看看。但当他看到这几个字,才真正理解了黄山的美,使他对眼前的景象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欧阳中石觉得,这些美好的感受,都是通过字、诗、书一起进入他的思维之中的。
沿着这个思路,欧阳中石谈到了当年王羲之写《兰亭》,谈到了颜真卿写《祭侄稿》。他说,那都是字、文、书三位一体的杰作,深入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这些艺术的手法,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正是我们祖先的创造,让我们有了这些新的认识、丰富的感受。书法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力量,是由于文字。所以不能简单地把书法艺术的着眼点放在写字上,而必须把它和文字的内容、人们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来认识,这样才更加全面。
欧阳中石说,根据这些体会,他在教学中提出了四句话: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彩,切实如需。他解释说,在今天来说,“作字行文,文以载道”的功能不是只有书法才可以完成的,印刷的书籍和电脑的信息化处理可以更加快捷地完成,那我们的书法还能干什么呢?欧阳中石的回答是,书法可以焕发它的光彩。这样写和那样写,情况就不一样。可以把它写得非常工整,展示它的肃穆、庄严;也可以用草书的办法来写,展示他的灵动、节奏。这个“彩”是用手展示出来、焕发出来的。但这里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切实如需”,就是要切合时代的要求和需要。现代人写《阿房宫赋》,可以,但如果在某种场合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再写《阿房宫赋》就没有意义了。应当写出更新的内容来。
现在提出要与时俱进,欧阳中石认为很好。这个“时”字,对于我们认识问题太有意义了。所有的活动,所有的事情,都在一个“时”字里头。一看这个“时”字,就很有意义。所以香港、澳门回归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尽可能写回归的内容。“五一”的时候,就应当尽可能写“五一”的内容,新年的时候就应该尽可能写新年的内容。离开“时”的要求,就没有依据。所以欧阳中石深刻地感觉到,我们的书法艺术,要为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要符合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只有这样,搞书法教学的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使他们表达他们的感情,才能符合需要。否则,我们的教师就没有完成时代和国家对我们的要求。
欧阳中石说,中国书法一直伴随着社会和时代对人才的选择。书法很长时间是衡量人的能力的一个标准。比方他读小学时,老师还十分严格地要求用毛笔字写日记写作文。但是中学时就允许用钢笔了。从历史上说,一个县衙门需要有记录的书记,他还算是一个官员。书记下面还有几个录事,专管写字,但已经不算是政府的官员了,说解聘就解聘。一个县衙门用几个写字的有限,于是在这之外再设立一个半公半私的机关,可以代替人们写字、写信、写诉状。但这还是有限,剩下的就只能摆个摊代写书信,已经很困难了。
不少人认为,现在写字的实用性已经不多了,印刷、电脑技术可以代替,书法何为?欧阳中石认为,书法自有其作用,这个作用是印刷、电脑技术所无法替代的。我们的书法艺术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它的实用性。它已经进入了艺术的实用性阶段。他举例说,篆书不早就不实用了吗?隶书不早就不实用了吗?可是我们还是有很多书家写篆书、写隶书,还是有很多人希望看到篆书、隶书。可见,书法是生活的需要,是学问的需要,是艺术的需要。
欧阳中石说,从他个人的生活实践到他对文化的理解,他都觉得,我们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不是说现在可以不写字了,书法就可以随便终结,它的艺术生命力反而更加强大了。我们中国的文字,往后看,源远;往前看,流长,流长到看不到尽头。有人问什么时候我们都不用中国字了?他说,这个没法回答,只能说无穷无尽,它将随着我们的文化、知识、智慧的发展,向更高处、更好处发展,而不会没落。
欧阳中石认为,这就需要保持我们的中华文化,从我们的固有学问开始发展,发展到新的学问,还有许多外来的学问,也应该纳入到我们中华的学问当中。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的内容也自然地进入到中华文化之中。他说,我们中国的许多学问,还没有被更多的人理解和认识,一旦认识到了,他们就会非常尊重,据说在有些国家里面,除了本国的语言,第二语言以前是日语,而现在都把第二语言换成了汉语。他说,随着中华文化逐渐地普及到全世界,中国的书法也会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而传播。
那么究竟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欧阳中石认为,每一个置身在文化旋涡中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都会有自己的标准,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是个多样化的时代,可以多样化、多元。但他指出,无论怎么样多元,必须有一个公共的“元”。现在书界有许许多多的流派,有的是古代就有的,有的是现代新出的,这是一种好现象,哪一派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要尊重他的创造和追求,尊重别人的创作,这有利于我们的生活,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提高我们的文化。
最終編集: 14 年, 1 ヶ月前 投稿者: xiaoniu.
返信
引用
回复: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艺术生命力无限 - 康伟
14 年, 1 ヶ月前
#441
xiaoniu
オフライン
Gold Boarder
自由,平等,人文
投稿数: 237
カルマ: 0
欧阳中石
在欧阳中石看来,书法艺术自身有着很强大的震撼力,它会为我们的生活创造美,它自身也会发展得更美,它伴随着我们人类的生活,伴随着我们文化的发展而向前发展,没有尽头。它始终走在生活的前列,成为生活和艺术享受的记录者和证明者,它在延续着生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需要它。他说,做书法工作的人,应该时时刻刻想到,我们应该把书法的内涵都展现出来,使人们和我们一起来享受这一份温馨。我们要创造温馨,向别人奉献温馨,我们也从别人的创作中吸取温馨。
欧阳中石的讲座受到听众的欢迎。讲座结束后,他还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欧阳中石答问录
问:传统书法和现代书法究竟是什么关系?
答:什么叫传统?原来有,一直传下来到现在还有的叫传统,并不是历史上有的都叫传统,传统会一直发展下去,现在把今天叫现代,明天把今天就叫做传统,这是历史的必然现象。不见得历史上有过的都保留下来。从开始有字就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赵壹就写过《非草书》,说胡写不行,可是什么叫胡写?没法界定,人们都有自己的个性,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写,写出来绝对不会千人一面。为什么历史决定你写的字就是好的?比如把王羲之称为“书圣”,多少人对这个书圣很羡慕,也有无数人想充当新书圣,去否定他。这也很自然,至于否定得了否定不了,不是我们任何一个人可以决定的。历史是很公平的,它把人们共同接受的保留下来,人们欣赏少的自然会冷落下去。历史很公平,当然也很无情。我们把评判的权力交给历史。我们只是走自己认定的路就好了,同时尽可能吸取别人的东西,能够吸取别人的东西,不是“便宜”得很吗?
问:我写了二三十年欧阳先生的字,请您指点迷津。
答:坦白地说,我不是个写字的,我是个教书的。但是我有个想法,就是写字往好处学,谁写得好就学谁,都认定王羲之写得好,就写王羲之。我说句老实话,你可千万别跟着我那个跑,我是个“二道贩子”、“三道贩子”。咱们都学王羲之,写到哪儿算哪儿,写着写着个性就显露出来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往高处走,心向往之,哪怕到不了,也有个标准。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学王羲之,千万别学我写字,我自己的那个字,我自己看了都不想再看。你写着写着,不是王羲之也差不多了,可是千万别学我,我是实在不成样子。
问:电脑的使用是不是让书法艺术更纯粹了?
答:不好这样说,艺术的东西是用美感染别人,过去要求美,现在还是要求美。过去文字的东西更重一些,实用的功能也重一些。但是,难道今天艺术的创作不也是实用吗?它也是实用。脱离开实用的艺术恐怕很难持久,还是“字”、“文”、“书”三位一体,只是说某一方面淡化了一些。我们现在办展览还写过去的诗文,就不如我们写自作诗文了,这样可以表现我们的心胸。
问:您对欧阳询的看法如何?
答:我想这涉及到一个真伪的问题。把欧阳询的帖都摆出来看看,应该说大致相同,可以看出他的发展脉络。可是哪一个碑也不完全一样,因为写字有具体的环境和心情。在孟子的老家山东邹县有一个墓志,都说是欧阳询写的,落款也是欧阳询。可是有人提出来是假的。我到邹县去,当地领导说要是假的怎么办?我说,假的反而比真的好。为什么呢?如果是真的,只有一个欧阳询写成这样;如果是假的,唐朝就有两个人写得这样好,那不是更好吗?我们问的是好不好,而不是真假。
问:书法的抽象美和具象美怎么把握?
答:越清楚越好。好在哪?好在美上。但如果朦胧可以更好的话,也可以。清楚可以很美,朦胧一些也可以很美,需要朦胧的时候朦胧,需要清楚的时候清楚,不就都有了吗?有的东西拿到眼前看可以很好,拿到远处看不清楚的时候也不能说不好啊。我们只是要求美,而不是要求其他。
问:怎么看待炒作?
答:这不是书法艺术标准的问题,而是活动的标准问题。炒作还是不炒作?你认为炒作的不好,默默无闻的好,这是你的标准。好的东西炒作一下有何不可呢?炒作也是一个活动,至于艺术的好与坏,那是另外一个标准。孰优孰劣,不用担心,历史很公平。
问:书法艺术的生命力由什么因素决定?
答:中国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人们的需要,而不单单是美不美的问题。济南1928年曾经沦陷过一次,日本人从青岛登陆进攻济南,日本人攻城未果,他们让老百姓走前面,自己走后面,守城部队无法开火,决定下城跟日本人拼刺刀。部队下来之后,日本人就向百姓开枪。我们的外交官去交涉,却被凌迟处死。这就是“五三”惨案。据说当时的于右任先生写了两个巨大的布条挂在城门上:你看见了吗?你记住了吗?大家谁看见这个条幅谁落泪,都向这个条幅致敬。于先生字写得很好,但这里不仅仅是书法的力量,他把书法用在了该用的地方,像枪炮一样用在了战场上,使人们的心火一样热。由此可以看出,书法艺术的魅力是在配合时代,适应时代的需要,是满足人们的生活与生存的,它和我们的文字一样有战斗力,为我们的文字发出它的光环。
最終編集: 14 年, 1 ヶ月前 投稿者: xiaoniu.
返信
引用
トピックに返信
新規トピック
ページ:
1
天人中国书法论坛 - 書法 - 書道 - Chinese Calligraphy
书法艺术区
书法人文
ボードカテゴリ
书法艺术区
... 书法人文
... 历代书法
... 书史书论
... 书法创作
... English Forum
... 繁體中文書法討論區
... 日本語書道の掲示板
读书时间
... 历史长河
论坛事务
... 论坛意见箱
Powered by
Kunena
请关注天人艺术微信公众号:
トップ 記事
已出版书法作品集《丁仕美书道》
弘一法师 • 李叔同 生平及书法赏析
天下十大行书 - 全集高清欣赏
王羲之(おう ぎし)集王聖教序(しゅうおうしょうぎょうじょ)行書
王羲之代表作《十七帖》(347-361年),草书
天下の第1行書 蘭亭序(蘭亭叙ともいう)褚遂良摹本
丁仕美大篆书法横幅《卿云歌》释文:“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