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書道の芸術
サービス
丁仕美書道
書道鑑賞
書道論文
詩と散文
問と答
英语文献
お気に入り
書家と画家
ニュース
酒の冗談
油絵の芸術
フォーラム
论坛首页
最新话题
版规
帮助
搜索
草书“毛诗词”网展
Skip to content
月曜
04
14
2025
Last update
08:15:27 PM
エラー
フィードデータの読み込みにエラーが発生しました
Back
フォーラム
论坛首页
最新话题
版规
帮助
搜索
ようこそ,
ゲスト
ユーザ名
パスワード:
自動ログイン
パスワードをお忘れですか?
ユーザ名をお忘れですか??
アカウントを作成する
天人中国书法论坛 - 書法 - 書道 - Chinese Calligraphy
书法艺术区
书法人文
竹简的书法价值 - 秦杰
(1 人が参照中) (1) 人のゲスト
トピックに返信
新規トピック
ページ:
1
トピック: 竹简的书法价值 - 秦杰
竹简的书法价值 - 秦杰
14 年, 1 ヶ月前
#449
dingbusan
オフライン
Administrator
读书解惑
投稿数: 240
カルマ: 1
竹简的书法价值 - 秦杰
汉简
竹简是研究战国楚文字和西汉初年书法的重要资料。先秦时代,文字从应用性走向艺术性。这时的书法与文字的变革紧密联系着,它从稚拙阶段渐趋完美,从而奠定了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特殊地位。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竹简千余枚,上为墨书秦隶。从考古发掘出来的材料来看,战国和秦代一些木牌和竹简上的文字,已有简化篆体,减少笔划,字形转为方扁,用笔有波势的倾向。这是隶书的萌芽。西汉时,书法中隶体的成分进一步增加。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老子甲本》已有了明显的隶意。竹简的字体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常见于楚国简帛,字形结构是楚国文字的本色,书法体势则带有“蝌蚪文”的特征,可以说是楚国简帛的标准字体;第二类出自齐、鲁儒家经典抄本,但已经被楚国所“驯化”,带有“鸟虫书”笔势所形成的“丰中首尾锐”的特征,为两汉以下《魏三体石经》、《汉简》、《古文四声韵》所载“古文”之所本;第三类用笔类似小篆,与“古文篆书”比较接近,应当就是战国时代齐、鲁儒家经典文字的原始面貌;第四类与齐国文字的特征最为吻合,保留较多齐国文字的形体结构与书法风格。竹简书法俊朗,疏密得宜,对研究中国书法史有很重要价值。
简册,“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西周和春秋时期有竹木简上记事的方式,战国时期的竹简发现很多。战国中晚期的竹简,内容为遣册、古书和卜筮记录。秦木牍和秦简上的隶书字形正方、长方、扁方不拘,笔画肥、瘦、刚、柔,极尽变化。点面有明显的起伏和波势,用笔有轻、重、疾、徐的区别,是考证隶书发展的极为珍贵的资料。
战国的竹简是手写。这些字的笔画具有弹性,起止处较尖锐,中间或偏前的部分略粗,充分表现了毛笔书写的特色。这与金文随形轻重和因接搭凝结的笔画形态不同,已由迟重变为流美,笔画和体式也较篆文更为简略。可见早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前已有初期的隶书在流行。“简书”是近年在中国书法界兴起了一支流派(又称“竹简书法”)。这是一种仿效秦汉竹简和帛书的“古隶”体式,即效仿先秦、两汉时代在竹片、木片和丝织物上的古文字的书法,即以独特的国画颜料配制古朴赭黄色,以板刷在生宣纸上刷出类似竹简书竖条,字体就写在这赭色“竹简”条上,别有一番古雅特色,适应了现代审美装饰情趣。对色彩变化瞬息之间的精确把握,使书法获得了“随类赋彩”之妙。这种书法呈现出活泼,具有生机的形象。“简书”这一书法艺术于图与文的抽象共性中彼此和谐。使我们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又驰骋在色彩和图案带给我们无限想像的空间里。
天人艺术
返信
引用
トピックに返信
新規トピック
ページ:
1
天人中国书法论坛 - 書法 - 書道 - Chinese Calligraphy
书法艺术区
书法人文
ボードカテゴリ
书法艺术区
... 书法人文
... 历代书法
... 书史书论
... 书法创作
... English Forum
... 繁體中文書法討論區
... 日本語書道の掲示板
读书时间
... 历史长河
论坛事务
... 论坛意见箱
Powered by
Kunena
请关注天人艺术微信公众号:
トップ 記事
已出版书法作品集《丁仕美书道》
弘一法师 • 李叔同 生平及书法赏析
天下十大行书 - 全集高清欣赏
王羲之(おう ぎし)集王聖教序(しゅうおうしょうぎょうじょ)行書
王羲之代表作《十七帖》(347-361年),草书
天下の第1行書 蘭亭序(蘭亭叙ともいう)褚遂良摹本
丁仕美大篆书法横幅《卿云歌》释文:“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