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書道の芸術
サービス
丁仕美書道
書道鑑賞
書道論文
詩と散文
問と答
英语文献
お気に入り
書家と画家
ニュース
酒の冗談
油絵の芸術
フォーラム
论坛首页
最新话题
版规
帮助
搜索
草书“毛诗词”网展
Skip to content
月曜
04
14
2025
Last update
08:15:27 PM
エラー
フィードデータの読み込みにエラーが発生しました
Back
フォーラム
论坛首页
最新话题
版规
帮助
搜索
ようこそ,
ゲスト
ユーザ名
パスワード:
自動ログイン
パスワードをお忘れですか?
ユーザ名をお忘れですか??
アカウントを作成する
天人中国书法论坛 - 書法 - 書道 - Chinese Calligraphy
书法艺术区
书法人文
郑板桥书法经20多道工序修复 - 人民网
(1 人が参照中) (1) 人のゲスト
トピックに返信
新規トピック
ページ:
1
トピック: 郑板桥书法经20多道工序修复 - 人民网
郑板桥书法经20多道工序修复 - 人民网
14 年, 1 ヶ月前
#470
jiadakong
オフライン
Senior Boarder
投稿数: 69
カルマ: 0
郑板桥书法经20多道工序修复 - 人民网
郑板桥书法“曾三颜四,禹寸陶分”
郑板桥书“曾三颜四,禹寸陶分”(注:孔子弟子曾参说“悟日三省我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故称“曾三”;孔子弟子颜回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故称颜四;大禹有言:“大圣大则尺壁,而重寸之阴”;陶侃说:“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五代绢本仕女凤凰图
修复古画是很神秘的事:将几百片乃至上千片历经沧桑的散片整理修复成原汁原味的古画,若没有鬼斧神工、妙手回春的高超手艺,其实是天方夜谭。在著名画家唐云百年诞辰的纪念会上,我结识了上海博物馆的戴家华。朋友说:“他就是上海滩绝顶的裱画专家,他可以使断裂成无数碎片,破旧不堪的‘死画’起死回生。”
1972年,戴家华从南汇农场被招进上海博物馆装裱部,馆领导要他跟即将退休的老师傅们学修复字画的技艺。20岁的戴家华勤奋好学,他既得到了扬帮师傅徐茂康、黄桂芝的言传身教,又得到苏帮师傅华启明尽心尽力的点拨亲授。老师傅们将修复旧画、绢本、手卷、册页、扇面的各项绝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戴家华,而戴家华也将师傅传授的刷子功、排笔功、刀工、眼工等基本功当作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功课。各位师傅漂洗、揭、补、全色等修复装裱的独特技巧、门道,他都记在心里,落实在手上。经过长期刻苦修练,戴家华成了上海博物馆文物字画修复部的中坚。
戴家华拿出一张《五代绢本仕女凤凰图》的照片给我看并向我介绍了该画抢救修复的过程:去年,一位北方的收藏家拿来一幅夹在有机玻璃内的支离破碎的绢本画,请他修复。据这位收藏家说:此画原本贴在出土的棺材盖板的内板顶上,如幡一般。画全身已断裂霉烂,千疮百孔,破旧不堪,600来块状如鱼鳞的散片已无法捏拿。凭经验,戴家华知道此画不寻常。他对收藏家说:“此乃国家文物,我如修复好可否将其捐给上海博物馆。”收藏家欣然答应。戴家华接下任务后,按往日的习惯,先细细观研、周密思考,有了把握后再动手。他先对古画进行特殊的清洗,而后再修补加托纸。选配的补绢质地、颜色、细密程度、厚薄要和原作画相吻合是极其困难的事,因为现代绢的质地太硬、太靓。为此,戴家华自己动手,改造新绢,制作“旧绢”。经过几十道工序的修复处理,一幅长60厘米、宽35厘米的《五代绢本仕女花卉图》精彩重生在世人面前。画面上一盛装贵族妇女身着红、蓝色的纱衣长裙,华丽的衣服、宽袖上绣有精美的凤鸟图;高高的发髻插着红花绿叶和玉簪步摇。贵妇前画有吉祥草,后有嘴衔大红吉祥花的一对凤凰。图右侧则为一大串红蓝相夹的星像环绕着一对凤凰,颇有“四海之内感戴舜功,兴九韶之乐而凤凰翔天下”之意。该画经相关专家鉴定,确认为五代十国之作品。收藏家观后十分高兴,他提出将此画带回老家让朋友们赏玩几天便捐献给国家,戴家华同意了。不料,待此画捐给上海博物馆时,绢画中央已盖有收藏家及其他赏玩人的七个印章,这一画蛇添足的举动显然破坏了文物。无奈之下,戴家华只得为绢画动了第二次“手术”。把七个印挖掉,再用旧绢补好。如今这张《五代绢本仕女花卉图》作为国家二级文物保存在上海博物馆。
戴家华艺高德馨,因此与书画、收藏界许多名家成了好朋友。沪上著名画家谢稚柳、唐云等都曾是他的忘年交。他们交往产生的故事让人感动。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唐云到广东路文化商店淘宝,营业员向唐云介绍了清·郑板桥的一副字对。可惜字对破散得不成样子,已不具备收藏价值,但唐云不忍弃之,他拨通了戴家华的电话。戴家华马上赶到现场。经仔细观看、琢磨,戴家华对唐云说:“行,我来修复。”唐云随即买下了这一堆散片。要使该画复活一定要有明清纸本字画的旧纸,而此类纸本根本没处买得到。戴家华便自己染托纸色……该画经揭开旧背纸、做洞口、揭水油纸、除浆等20多道工序修复,郑板桥“曾三颜四,禹寸陶分”的字对终于闪亮复活。唐云珍爱万分,将此对挂在自己的床头以作大铭。他表示不仅要以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及颜回的“非礼”四勿为诫来勉励自己,而且还要以“大禹惜寸”和陶侃“当惜分阴”的故事来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决不荒怠。板桥对子复活的故事和唐云先生“不叫一日闲过”的治画精神深深感动了同道,从此,“曾三颜四,禹寸陶分”也成了画坛佳话。
戴家华在上海博物馆工作了近40年,他共修复了馆藏的极品旧字画800余件。戴家华对我说:“干我们这一行的,特别讲究职业道德,因为拜师时便说好了,学这门手艺,就是要抢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一辈子都会遵师训和聆馆嘱,凭着自己的良心去实践自己的诺言。”
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 鲁迅
返信
引用
トピックに返信
新規トピック
ページ:
1
天人中国书法论坛 - 書法 - 書道 - Chinese Calligraphy
书法艺术区
书法人文
ボードカテゴリ
书法艺术区
... 书法人文
... 历代书法
... 书史书论
... 书法创作
... English Forum
... 繁體中文書法討論區
... 日本語書道の掲示板
读书时间
... 历史长河
论坛事务
... 论坛意见箱
Powered by
Kunena
请关注天人艺术微信公众号:
トップ 記事
已出版书法作品集《丁仕美书道》
弘一法师 • 李叔同 生平及书法赏析
天下十大行书 - 全集高清欣赏
王羲之(おう ぎし)集王聖教序(しゅうおうしょうぎょうじょ)行書
王羲之代表作《十七帖》(347-361年),草书
天下の第1行書 蘭亭序(蘭亭叙ともいう)褚遂良摹本
丁仕美大篆书法横幅《卿云歌》释文:“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